由我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汇报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

时间:2024-12-30浏览:208设置

20241229日下午,由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废杂金属冶炼过程多参数高精度在线监测仪”2024年度汇报在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428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会议邀请了跟踪专家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海北副总经理、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马保中教授,以及技术专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谈宜东教授、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沈学静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周怀春教授、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杨泉副秘书长共6名专家,组成咨询专家组。

 1 线下+线上结合的项目年度汇报会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闫长春主任和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夫寿书记出席会议,“废杂金属冶炼过程多参数高精度在线监测仪”重点专项项项目团队以及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部分老师线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锡沂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乐和项目跟踪专家马保中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进行第一阶段,锡沂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乐带领参会专家、领导参观了监测仪样机关键部件的研制现场,并且展示了温度探测和金属元素监测的实验结果。

 2 监测仪样机关键部件研制现场考察

会议进行第二阶段,江苏师范大学学闫长春主任会上致辞,对参会的领导、专家等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他强调江苏师范大学和锡沂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合作单位在技术、人才培养、实验室资源的互动共享,聚焦国家循环经济科技与产业重大需求、聚焦重大技术问题,高质量完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紧接着,项目团队汇报了项目总体的年度进展。项目组围绕年度任务,在总体方案设计、红外与高光谱融合成像系统设计、LIBS光谱测试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稳步推进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此外,项目团队详细汇报了初步拟定的项目测试大纲。

各位专家对项目的工作进展给予了肯定,并针对项目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王海北教授指出废杂铜冶炼存在多个工艺流程和温度区间,项目组要明确温度监测的具体工艺、某个环节;谈宜东指出,项目组应加强合作,在熔炼现场开展样机的“应用-反馈-性能优化”等,逐步提高样机性能;沈学静教授提出,在冶炼过程中会存在背景光干扰,同时遥测会降低LIBS激光器的光强损失,项目要评测下,当前的激光器在冶炼过程中是否还有信号接收。周怀春教授认为熔炼过程复杂,测试对象的稳定性和分散性不好,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项目团队要明确下是否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杨泉副秘书长提出,项目组要在实验室结果的基础上,重点聚焦指导工业生产的技术方案;马保中教授指出,项目团队要明确具体的熔炼炉和具体的探测环节,并阐述对该冶炼环节的前端和后端有什么指导。

会议最后,跟踪专家马保中教授对项目组年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在项目管理上,项目组要在研发和试验过程要留存记录;在经费使用上,项目组要不断推进经费使用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多方合作上,研究院要积极去北矿开展联合攻关。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项目组举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废杂金属冶炼过程多参数高精度在线监测仪”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圆满完成。项目组将合力攻克高端光电元件关键技术,加快促进研究成果在废杂金属冶炼领域的应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